报告题目
杂交物种形成的分子遗传机制
10月15日下午,南京林业大学王则夫教授受邀来到我院,在5号楼5301报告厅作了题为“杂交物种形成的分子遗传机制”的学术报告。
人物简介
王则夫,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导,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进化生态学课题组负责人。本、硕分别于兰州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和生态学专业,2019年于四川大学保护生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长期基于生态学理论与组学数据,对物种形成、基因组演化等进化生态学领域的科学问题进行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研究论文十余篇,先后解析了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的分子机制,生殖隔离在属间平行演化的遗传基础等科学问题,系列代表性成果发表于Science、Molecular Plant、Nature Communications、The Innovation、Science Advances、The Plant Journal等期刊。
现场直击
学术报告中,王则夫教授从物种形成的概念与意义引入,介绍以桦木科虎榛子属物种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虎榛子属为中国特有属,分为虎榛子及滇虎榛子和居中虎榛子三种。铁离子耐受性和花期测定结果表明,滇虎榛子还具有比虎榛子更强的铁离子耐受性,而虎榛子的花期则明显早于滇虎榛子。同倍体杂交物种的居中虎榛子同时继承了其两个物种的合子前生殖隔离相关性状,其铁离子耐受性与滇虎榛子类似,而花期则与虎榛子类似。在此研究中,王教授及其团队历经多年努力,成功构建同倍体杂交物种的遗传模型,从群体遗传学、酶活实验等角度展开了同倍体杂交物种的研究,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同倍体杂交物种研究。
无独有偶,王则夫教授紧接着介绍了灵长类群中的黔金丝猴的同倍体杂交起源以及猕猴属杂交物种形成。黔金丝猴起源于川金丝猴与滇金丝猴和怒江金丝猴的祖先杂交。王教授研究发现有一些基因在黔金丝猴杂交物种形成过程中与毛色性状有关,并利用分子实验对其功能分化进行了体外验证。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揭示猕猴群体的杂交起源的研究发现。
最后,王则夫教授耐心回答学院师生有关物种形成方面的问题,并分享自己科学研究的心得。报告结束后,有同学表示感触很深。王老师的研究动辄数年,经常在西北寒冷地区等恶劣环境下取样调查,条件非常艰苦。科学研究需要有这种持之以恒的毅力和不怕失败的勇气,更要有奉献科学研究的精神。
文字来源:蔡紫紫、努尔比亚·艾合买提、闫威威
图片来源:张秋莲
初审初校:李韧
复审复校:万翠红
终审终校:邱保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