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
水稻的脱粒性:驯化和野化的进化探索
9月12号下午3点,研究员李想应邀于生命科学学院5301报告厅作了题为“水稻的脱粒性:驯化和野化的进化探索”的讲座。
人物简介
李想,佐治亚大学 Bob Schmitz 课题组博后研究员。2017年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3年于马萨诸塞大学获得植物生物学博士学位。报告人聚焦于种群遗传学,进化发育学等方向,专注于栽培植物驯化以及杂草植物野化过程的研究。研究成果在 Molecular Ecolog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Plants People Planet 等领域内权威期刊上发表。
现场直击
学术报告中,李想研究员首先介绍了杂草稻,即栽培稻去训化的产物,指出去驯化的概念。去训化,是生物界经常发生的一个遗传现象,指栽培作物等从人工环境回归自然环境,恢复野生特征。
随后,李想研究员通过生动的照片和视频让大家了解了杂草稻适应性强,脱粒性高,与栽培稻形态相似等特点,重点强调了杂草稻的脱粒性严重影响栽培稻的产量。而脱粒这一性状在不同杂草稻中反复进化,是典型的趋同进化。李想研究员还介绍了以不同的栽培稻和杂草稻种群为研究对象,重点观察和比较了这些种群中的离层变化对水稻脱粒性进化的影响。
最后,李想研究员总结从遗传的角度,不同的种群采用不同的方式,可能利用不同的基因导致了高脱粒性在杂草稻中的进化,引导生科学子对趋同进化有了进一步了解。
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李想研究员的的精彩报告也为在座师生带来了关于水稻的不一样认识,激发了大家对水稻的脱粒性研究的浓厚兴趣及视野,推动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促使大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进一步行路不止,躬耕不缀。
文字来源:李韧、 刘安玲、谢存杰
图片来源:谢存杰
初审初校:李韧
复审复校:万翠红
终审终校:邱保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