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新闻宣(通讯员 陈颖洁 岑天翔 陈思燃)生命科学学院团委学生会技术服务部——2012年成立,于2014年更名为技术服务部(以下简称技术部),隶属新闻宣传中心,由新闻宣传中心主任直接负责管理。
如今仅3岁的技术部由5位生科学子沥血铸造。他们是人人称赞的“大神”——熟稔PPT制作、玩转PS绘图、精通视频拍摄剪辑;他们包揽了学生会每个活动的海报设计与视频宣传的工作;他们为了精益求精而通宵达旦;他们肩负宣传重担却屈居幕后低调工作;他们,才华横溢却任劳任怨无一丝傲气。是他们,让这3岁的襁褓婴儿从鲜有关注,到逐渐形成成熟的运转体系,如今发展成学生会乃至全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究竟是怎样的他们成就了这襁褓中的三年历史?
技术硬——从零学起成“大神”
技术部需要负责学院各活动的PPT、视频、KT板、喷绘等的设计制作工作,同时包括大型活动现场的音视频控制等。这无疑需要过硬的软件操作技术,而这正是技术部成员皆被称为“大神”的主要原因。而这些过硬技术的获得同技术部成长一样,都是从零开始的。
两年前,技术部的成立这一突变让第一任部长覃永倩、邹禹慌了手脚。平日的PPT制作技能对于掌管一个部门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在换届前,两人自学了视频制作及PS技术,才得以让技术部基本运作下去。刚起步的技术部,经验匮乏、分工不明确,处于迷茫的摸索阶段。需要顶住技术管理皆为零的压力白手起家,覃永倩和邹禹迫使自己在短时间内学习了基本技能,在高强度的招新宣传后一边自我提升一边借各种机会培养部委,以更好地工作。
重传承——直面难培养的尴尬
作为一个部门,个人能力或许重要,但技能的传承才是年轻的技术部得以壮大的主要原因。第一届的部门招新,尽管两位部长极尽所能为技术部招新宣传,但女生们一听到“技术”两个字都不敢报了,最后以招收六名部委悻悻收尾。当得知六名部委都是零基础,覃、邹两人硬是咬牙将部委悉心培养。最终剩下了三人继续技术部的摸索——郭碧珊、孙淑艳、黄淮。
孙淑艳有着在技术部工作一年的经历,黄淮虽大一时未在学生会工作,却凭借着他对技术部的那份执着,自学了许多与技术部有关的技能,而郭碧珊虽大一时也未在技术部工作,却也在换届前用十几天的时间在网上看教学视频,自学PS技术。
但第二年的招新也陷入与第一年相同的窘境,只招收了三名部委。而身为部长的他们,既要完善自己的技术,同时又要培养部委们,“感到时间远远不够,只能尽自己所能了”。
2014年的招新,技术部迎来了巨大的飞跃。经过新一届的三位部长谷鹏辉、吴亚男和郑彬的不懈努力以及团委学生会的整体调度,部委人数则扩大到了10人,人员组成横跨三个年级。半个学期的磨合,部委们已适应了高效工作的节奏,并出色地完成了一系列的工作任务。
任务重——节日也“死磕”
无疑,技术部的任务繁重。哪怕是看似最简易的PPT也要耗费数小时的构思设计、落实制作、反复修改。甚至当活动密集时,经常一连几天熬夜熬到凌晨三四点,就是为了能得到一个完美的作品,让宣传达到最佳效果。
2013年的元旦,当校园都浸渍在欢愉的气氛中,覃永倩和她的部委们正忙着为“生命科学浪潮”做总结手册。甚至在晚上11点时,因沟通问题而得到重做的消息,也毫无怨言。“在技术部工作的人,都很拼,对工作都爱‘死磕’”,覃永倩道。
平日做事寡言的黄淮对此也深有感触:“那种情况是真的很累,但也没有过放弃的念头。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一件事既然开始做了,就一定要做完,再苦再累也要坚持。”
求创新——平日积素材
技术部的工作离不开“设计”二字。在如此机械、高强度的工作中,他们究竟如何拖着疲累的身躯,又可以不懈追求设计的新鲜感和灵性?——随时随地搜集素材,是他们的习惯。
注重观察杂志、广告、微电影中的字体、画面排版;参与晚会等活动时,不禁留意他人的制作成果,分析优劣、取长补短,虚心向兄弟院系学习;就连刷微博、朋友圈时,他们都会留心与部门工作相关的材料。
邹禹曾从PPT论坛上下载优秀PPT,一连花上几个小时慢慢琢磨是怎么设计出来的;他也习惯于从婚庆视频中获取灵感,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意。“当然曾经有过对着视频对着材料一连几个小时毫无思绪的经历,但再硬的骨头,我还是啃了下来。”
技术部的每一份宣传成品都会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官享受。这都归功于他们对设计、创新的热爱,也源于十年如一日的积累。而也或许就是这样的孜孜不倦成就了他们刚毅的傲气。
回顾——技术部精英的多维生活
覃永倩——能说会道的美女学霸。覃永倩拥有一张巧嘴,能说会道。郭碧珊称其为“女神”,连连称赞其讲课效果极其之好。邹禹则用“好领导”三个字来形容覃永倩,当时技术部内部的管理和制度的实施主要是由覃永倩负责,整个部门在她的管理下茁壮成长。
忙于学生工作的同时,覃永倩可以极好地平衡甚至融合工作与学习的关系:为了补充设计方面的知识,她选择辅修了武汉大学广告学专业。
拿过多次奖学金的她认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去做,无论是学生工作还是学习,不要老想着干其他事情。要学好合理安排时间,学会权衡每一件事的重要性,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没有必要的事情上。”
邹禹——沉着稳重的技术大神。作为技术部首届部长——鼻祖级的邹禹,谈话时一直面带微笑,不多说话,给人一种沉着稳重的感受。覃永倩用“靠谱”两个字总结了对邹禹的印象,技术部第二任的三个部长更是齐齐地尊称邹禹为“真正的技术大神”。
如今的“大神”、鼻祖,当时的他也不过是谦卑地从零开始。对着一片下载的优秀PPT琢磨上3个小时,或是在婚庆现场研究其视频的独特魅力。队友嘴中的线索让记者慢慢明白“大神”是如何炼成的。
郭碧珊——多才多艺的书法女神。素有才女之称的郭碧珊,小学四年级便开始练习书法,如今的她写得一手好字还精于素描国画。书画对她艺术熏陶,使得她在视觉美感方面有着自出机杼的想法,总可以把这两者都完美地融合到作品中去。此外,郭碧珊现任南湖书画协会会长,还曾连续两年蝉联粉笔字决赛冠军,受不少师范生的“膜拜”。也正是基于这一特长,在今年的9月份,郭碧珊作为我校大学生艺术团的一员,代表我校华中师范大学赴澳大利亚参加“纽卡斯尔中国节”的巡演,为纽卡斯尔大学带来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书法表演《舞武墨韵》。
“我很庆幸有书法这一爱好,它使我获得更多的机会,也使我的朋友圈更广了,真的收获到很多。”郭碧珊道。
孙淑艳——完美主义的PPT大神。“爱狗的人富有责任心。”这句俗语可以很好地诠释孙淑艳,而这份责任心最终的体现便是她的“完美主义”。她对于每件作品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在她心中存在着一个目标——追求完美。 2014年的大型校园闯关寻宝游戏“小伙伴去哪儿”需要制作宣传视频,而当素材全部到位后,离活动开始宣传的时间仅有四天时间了。在这样紧迫的情况下,连熬通宵拿出作品后,换做他人肯定尽快交件了事。然而孙淑艳却始终对自己作品有些许的不满意,最后坚持将宣传视频修改了足足八次之后,才交上了自己的作品。当然每一次的修改,都使得作品愈臻精致,愈近完美。
“她始终很有耐心,看起来总是不紧不慢,但其实她做事很有条理,很细心,每次都能有条不紊地按时交出最佳作品。”郭碧珊评价道。
黄淮——冷静睿智的寡言君子。与孙淑艳的完美主义不同,黄淮不喜在完成作品后反复修改,更习惯于在着手任务之前,他总会先准备几大页的评估方案以及成摞的素材资料。
2014年学代会换届,需要技术部制作PPT,而恰赶上黄淮家里急事。镇静的他快速地规划好时间,在离开学校归家前将自己的任务全部完成,两方面都未曾耽误。
此外,黄淮在担任技术部部长的同时他还是院足球队队长,经常是组织并参加完艰苦的足球队训练,然后拖着疲惫的身躯继续熬夜赶作品。从未缺席过足球队的训练与比赛,也没有耽误过技术部的一件任务,任何事情到了他手上总会让人感到踏实放心。
这样5位生科学子,这样一个襁褓中倔强生长的部门。谁也说不清究竟是技术部锻炼了他们,还是他们赋予了技术部“大神”聚集地的属性。
尾声:收获、展望与期待
自2012年技术部成立以来,经三届部长精心打造,从鲜有关注慢慢发展成学生会乃至全院学生人人称赞的“大神”群体,逐渐形成顺畅的运转体系。其成绩也在各院系的前列,早已做到无可替代的位置。
诚然,虽已有自己的品牌,技术部仍有不少问题需要改善。在接下来的日子,新闻宣传中心主任袁龄提出对技术服务部的技术能力提升计划,突破现有的技术风格和水平,同时做好对部委的培养,希望还“蛰伏”在同学中间的技术“大神”能够加入技术服务部这个大家庭,在学生会搭建的平台里发挥所长,共同进步。
由于技术这一东西更多细节只能是在实践中去学习,关键是要靠自己去运用。郭碧珊曾说:“所谓的大神,都是做事做出来的。”而从事技术部工作,辛酸是肯定的,但前辈们都希望今后部委们功利性能少一点,希望能够看到技术部工作对自己能力锻炼的方面,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任务。同时也希望今后的部委能像他们自己那样在专注于工作的同时,也能享受其中,并坚持下去。如果能把手上的工作做好,要学会活在当下,就不会去懊悔过往,也不会因明日的未知而焦虑茫然,而是去实实在在地把握现今。
各年技术部部长名单
2012 - 2013 覃永倩 邹禹
2013 - 2014 郭碧珊 孙淑艳 黄淮
2014 - 2015 谷鹏辉 吴亚男 郑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