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生科讯(通讯员:冯肇雪、廖婉婷、陈雨晗、王雅婷、董依然)人物简介:廖晓梅,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我院本科教学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海马依赖性学习与机制的细胞分子机制的研究以及白质降解障碍在脑认知缺陷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弃医从教,独立创新
本科毕业后廖晓梅曾在医院工作了两年,在那期间她见证了太多生死临别,也曾有过和老师一起工作了整整一晚来救回命悬一线的病人的经历,廖晓梅在繁忙的工作中逐渐产生了改变和提升自己的想法,因此她毅然决定继续在学术上深造,在工作之余备考研究生,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成功上岸并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攻读了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医学硕博学习生涯中,廖晓梅就已经跟随教研室的老师学习过很多科研相关知识,也通过带领实习生工作学到了很多教学传授相关方面的技巧。“既是医生也是老师。”这是廖晓梅对自己作为医生工作的总结。
博士毕业后,廖晓梅选择来到华师任教。“医学生和师范生的培养其实是有共性的,都是和人打交道,都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医学专业的严谨对教师教学同样适用。”
漫长的学习与科研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廖晓梅始终将“不放弃”作为标语鼓励着自己,相信总会有所突破,会云开雾散。廖晓梅很钦佩自己的研究生导师,说导师能够在学成归国后日日夜夜泡在实验室里,废寝忘食地做研究,坚持走科研之路,是她想要成为的人,推动着她不断向前走。面对十分热门的神经科学,即使有过迷茫,她也认为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放弃,坚持摸索。在繁忙的实验后,廖晓梅总喜欢去打打球,适当放松自己。她也会和一些知心好友在烦恼时互相倾吐心事,不让负面情绪堆积。
因材施教,亲近交流
廖晓梅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教学方式,在授课过程中,她以引导为主,更倾向于让学生自主探索,同时,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长,她也会因材施教。在她看来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学习兴趣点,从而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而体现自己的价值。
教师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真正引导好学生。为了让部分学生上课克服喜欢玩手机的习惯,她选择走下讲台,站在学生身边讲课,实时提醒学生。面对有学习困难的同学,她宽容以待,从不放弃引导帮助他们。她的课堂氛围总是很活跃,她总是带着激情去教学,希望能用自己的激情去燃烧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里都能收获到知识。
把握当下,方能行远
作为2022级生物科学拔尖班未来教育家的导师,廖晓梅说:“卓越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生物学知识储备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还应该具有与学生、家长以及其他人打交道的智慧,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作为一名老师,廖晓梅希望每一位学子都能好好享受大学生活,踏实过好每一天,面对当今巨大的就业压力,提早做好生涯规划,严格要求自己,以真严谨的态度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在未来有更多的机遇和选择。
学为径,勤苦不辍气自显,廖晓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坚持不放弃”的标语,凭借丰富的生活阅历完成了一次次完美的转型,是“接地气”的科研者;生为本,教学相长行至远,她认真钻研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在乐中学,是“接地气”的教育者。“无论将来如何,只要遵循自己的内心,在正确的道路上大胆尝试,每个人都有追逐内心梦想的机会。
(审读人:姚珂/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