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晨 王棣)华师生科院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生物技术系自2013年合作办学以来,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引领学科前沿的创新型人才。2017级生物技术专业中澳班“2+2”模式六人:姜哲、苗润菲、倪妮、郑新桐、周伊林及朱瑞卿相互勉励、共同进步、全员升学,同时获墨尔本大学、澳洲国立大、悉尼大学等名校录取通知书。
桂子山上,跬步成千里
在华师的前两年里,合理的课程设置为中澳班的同学们奠定了牢固的生物学知识。大一的动植物学及化学课程从宏观上揭示了生命过程的神奇,并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大二学年侧重于现代生物学知识的传授,如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微观过程,双语授课及考核使学生熟悉生物学专有名词及英语授课模式。同时,丰富多样化的个性发展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兴趣,提高英文文献检索、写作、演讲等学术能力。
一学期完成近十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并非易事,对于生科院的学生来讲,实验操作的掌握更是重中之重。分子免疫,荧光定量,无菌操作,蛋白纯化……一项项严谨而精细的实验操作在一次次地重复训练中得到提升。“那时我经常抱怨早八晚十的劳累,为了协调课程与实验室工作,有时甚至没有时间吃饭。但现在回想起来,和学院老师同学们一起度过的两年学习生活真是十分美好而意义非凡的。”朱瑞卿大一大二在生科院不同的实验室“访学”,从动物发育与免疫研究组到分子与行为生态学研究组,再到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组。对不同领域的尝试不仅帮助她增长了相关实验技能及专业知识,更为她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
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英语语言的学习与运用也十分重要。中澳班的学术英语课程分别从听、说、读和写四个方面展开教学。专业英语教学团队主要教授学生学术写作及语言文化知识,同时聘请外教为同学们纠正发音及语法错误。“我们几个人的雅思考试并没有花费很多精力去准备,但最终大家的成绩都还不错。”快速地适应全英教学及生活,顺利地取得标准化成绩,是他们在华师点滴积累的最好证明。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也充实了他们的生活。郑新桐曾参与校标本馆及武汉动物园双语科普讲解工作。“一开始,整合我所学到的动植物学知识并不是很容易,组织英语语言更加大了讲解难度。”经过两年系统性地训练,她成为了一名广受称赞的讲解员,并在斯威本科技大学带领新生参观校园。
为面对国内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及语言环境,他们在华师尽一切可能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于是,两年前江城炎热的夏天,他们在蝉鸣中暂别桂子山,带着希冀,飞向墨尔本的严冬。
大洋彼岸,聚是一团火
陌生的空气,陌生的草木,陌生的城市,这一次,他们离开了父母的伞翼,也离开了祖国的怀抱,而他们,在异域相互扶持,成为彼此新的家人。
乘坐了十几小时的航班,众人到达墨尔本时已疲惫不堪,而空空荡荡的房间催促着他们踏上采买的路程。那时的墨尔本是冬天,五点多天色已全黑,他们人生地不熟,跟着导航走了些许弯路,拎着大包小包在昏暗的街道上焦急地赶路。“明明知道快到家了但却不知道方向,” 倪妮回忆说,“昏暗的路灯根本无法照亮街道,时不时溜出来流浪汉令我胆战心惊,太害怕了,还好有他们几个做伴,和我一起回家。”那晚,他们潦草收拾完房间,随便吃了些没煮熟面条作为在墨尔本的第一顿晚饭。“我觉得我开始感觉到留学生活的不易了。”之后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习惯了学校食堂和外卖点餐,姜哲同学在最初的日子里并不能与厨房“妥协”,好在有周伊林指点,在一次次的失败与总结后,点亮了炒菜这一技能。
除了生活外,六人组在学习上同样互相帮助,资源共享。平日里,大家一起结伴上课,讨论问题。在最开始的一段日子里,由于语言差异,不能完全理解课程内容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共同进步,每周六晚上是六人组雷打不动的答疑时间。每到周六,他们会集体下厨,做一次丰盛的中国菜肴,饭后围坐在圆桌前,对着笔记里记录的疑问点逐一攻克,此时,同伴就是最好的老师。为他人讲解的同时也是自己将知识内化的过程,他们深知,唯有共同进步才是最好的。
比起闪烁着爱与温暖的心灵鸡汤,现实充斥的更多是琐碎的生活“鸡毛”: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上的一些事情大家也许能互相搭一把手,但每个人仍然是独立的个体,远离家乡,成长的困境和磨难最终还是要自己面对。刚到澳洲的那个冬天周伊林生了一场病,无论她多想念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家乡熨帖的米粉,一项项陌生的作业和考试也不会停下脚步等她;2020年初,郑新桐的家乡湖北爆发新冠疫情,在其他同学还未返校的一个月里,她独自居住在墨尔本的临时住处,不仅日夜焦急担心家人和亲友的安危,自己身边也无人陪伴……
“我们很早就互相联系好,决定出国以后很多事情大家一起面对。但很多时候确实只能靠自己,做好选择后,很多时候就没那么多时间去伤春悲秋了,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决问题。”这是最有效的处理办法,也是一个成熟团体的表现。
即便各自独立坚强,朋友的温暖还是在无数动人细节间闪烁。就像有时他们冬天的夜晚走在路上,月色昏暗,寒风刺骨,周围冷冷清清,等回到家里,才发现室友们给自己留了灯,像一轮圆月一样照亮了夜色。
不断尝试,圈外无限可能
“想要提升自我,就不得不走出舒适圈,直面困难与挑战。圈外生活有点像野外求生,但我们面对的不但是未知,更是无限可能。”
参加院校和机构之间的交流极大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苗润菲积极参加生科院的各类科研讲座,了解最前沿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周伊林同学参加中科院夏令营,被老师们深深震撼,“如果说讲座让我看见的是取得成果的辉煌,在夏令营的实地参观体会到的则是坚持不懈、越挫越勇、坚守初心的不易。” 姜哲回忆说:“与科研一线的前辈交流令人受益匪浅,我曾经以为科研就是埋头实干,前辈们让我意识到,科研重要的是让别人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在做什么,有什么价值,更重要的是想法的分享与碰撞。这些交流与讨论就像一个窗口,透过这扇窗,就能看见别人的世界,更广阔的世界。”
对于他们来说,适应圈外生活的关键是: “没关系,我能学”。
“刚到澳洲时,本地同学一进实验室就知道要做什么,而我们连东西摆放位置都不知道,实验报告也有些不知从何下手,不同口音、不同语速的老师更是让听课困难重重,不过没关系,我可以去适应,我可以学。”
生活不只有学习,不只是两点一线。身处于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环境中,重要的是主动走出去,融入、体会当地生活,从不同人的各种故事中学到新颖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和小技巧。周伊林说: “我享受与人交谈的过程,那像是在读一本本故事书,我时常惊叹同样是生活,他们能过的那样丰富多彩,同样是棘手的问题,他们能轻易解决,面对生活的重创,他们仍积极的迎接着明天。与我而言,生活的精髓就是遇到不同的人,从他们的故事中学习、成长。”
谈及对于未来的展望,无论是继续留在海外继续科研工作,还是回到祖国追寻新的机遇,他们的答案都可以概括为“异彩纷呈,无限可能”。
但到底在舒适圈外已经走了这么远了,见了那么多次深夜的国外的孤独的月亮,未来也会芝兰满路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