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生科讯(通讯员:谢茹敏 沈思涵)潘一格,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中澳班2016级本科生。大学前三年,平均学分绩始终保持专业第一,入选校“博雅计划”,辅修外语双学位,连续三年被评为校 “三好学生”,获校“博雅丹桂”、“博雅银桂”奖学金,并被推选为本年度“三好学生标兵”、“国家奖学金”候选人。 曾以第二作者(导师一作)身份在SCI杂志上发表英文论文,并以独立作者的身份在省一级期刊上发表中文综述,曾作为负责人主持完成了科研项目蛋白基因组学并获全国生命科学竞赛三等奖,曾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现已被成功保送至北京大学直博攻读生物技术专业博士学位。
自律谦逊,积跬步而至千里
“敏思好学,有较强的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这是很多老师给予她的评价,但潘一格却评价自己说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可能甚至还比普通人还差一点点儿。”也许正因为她的谦虚平和,才使她不骄不躁稳步向前。进入大学后,她没有给自己定一个远大的目标,也没想过自己要去北京大学,只是想走好当下的每一步。从这以后,潘一格的世界只有三个地方——教学楼、图书馆和实验室。她很平静地说,自己大学三年里只有在大一看过一场电影,其它的时间全部给了学习。人生的每一步都作数,每天都在行走或说是狂奔的潘一格自然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三年中每学期的学分绩都是年级第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心怀求知之心的她常常请教老师问题或者去图书馆翻阅书籍,解答在研读书本时产生的疑惑。她很喜欢有逻辑的东西,比如分析化学、遗传学等,一步一步地推断和演算,使她着迷,结果的呈现更使她弥足深陷。当讲到推演时,她两眼似乎闪烁着探索的光芒。同时,她也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有良好的时间规划。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不打折扣地完成每个小目标。每天坚持跑步,日积月累,从以前只能跑两三公里,到现在每晚可以跑十到二十公里。持之以恒的跑步训练,大大提高了她的身体素质。为了精进自己的英语能力,每天晨读、背单词也是她的“必修课”。她的自律,有韧性,肯拼搏,造就了现在的潘一格。
实践真知,纸上得来终觉浅
在她眼中,生物学不仅是一门理论的学科,更是一门实验的学科。只有把生物学理论应用于实践,才能使生物学的学习更有意义。进入实验室,设计、操作和分析实验,她认真求索,享受着自己探索真理的过程,亦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科研的热爱使潘一格从大一下开始便进入实验室实习,在此期间她曾带领团队主持完成了院级科研项目“维氏气单胞菌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还参加了“发菜新基因的注释与发掘”项目组,在万翠红和汪兵老师的带领下将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并撰写论文《基于蛋白基因组学的方法挖掘发菜的新基因》,从几千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实验室的经历使她开始主动地翻阅各种文献,查阅各种资料。她对我们说到,当时曾偶然翻阅到一篇关于帕金森综合征的文章,引起了她浓烈的兴趣,在阅读很多篇相关文献后,便萌生了一个念头,不如自己写一篇吧。最后她以独立作者身份撰写并发表了《自噬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一文在省级核心期刊上。而她的能力并未止步于此,凭借着优秀的英语能力和科研水平,她与她的导师朱曼璐、戴雄风老师共同完成了一篇英文综述,《(p)ppGpp:the magic governor of bacterial growth economy》发表于sci刊物上。这一切的付出与收获,都是潘一格人生的积淀,更是她能力的见证。
潘一格不仅是实验室的“小工蜂”,也是学生工作的积极分子。她曾加入了华大桂声校园媒体,将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的苦恼和困惑撰写成新闻稿件进行发表,及时地为他们反映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稿件多次被评为“优秀新闻稿件”。同时,自入学以来,她一直担任班级心理委员,现任年级心理部长,曾多次协助生科树洞举办心理沙龙和心理班会。用一颗真心去陪伴身边每一位有心理困惑的同学。诚以待人,毅以待事是她的行为准则。
创新思维,蟾宫折桂勇登峰
2019年的夏天,潘一格参加了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举办的夏令营活动,并从很多人中脱颖而出,以生物组第一名的好成绩成功拿到了这些名校的offer,现已被成功保送至北京大学直博攻读生物技术专业博士学位,潘一格用三年的沉淀成功开启了她的梦想之门。回忆起那次的夏令营她提到,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挑战在等待着自己,比如晚上给出几篇文献,第二天一早就需要出报告,还要面临长达半个小时的现场提问,且这些问题注重的不是知识范围大小,而是创新思维的高低,但她不慌不乱,沉着应答。在评委的严格评审中,她成为了夏令营优秀营员。书本上的东西不会,可以查阅,而创新思维是在书本上找不到答案的。她说自己的这种思维得益于老师的培养,来源于老师的循循善诱,以及平时的思考和积累。她和即将进入研究生阶段的自己所要研究的干细胞一样,在老师的“诱导”下也拥有了极强的生命力、创造力,走上了自己梦想扎身其中的科研道路。不仅如此,坚持从事科研道路的潘一格也有一颗积极入世的心,她希望可以将科研成果运用于造福人民、社会、国家乃至世界上来。
心怀感恩,砥砺前行的她这样说:“我现在拥有的成绩离不开生命科学学院,离不开学院的老师们,离不开我的辅导员余璇老师,他们教会了我很多、帮助了我很多,我很感激他们。没有老师们的培养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知前进,知感恩,桂子山正因为有潘一格这样的身影而更加飘香。
(编辑:沈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