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四月已至,自疫情发生以来华中师范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线上授课,为顺利教学保驾护航。在疫情期间,网课不仅是学生也是每位老师必修课程,这也引发了许多老师对线上教学的思考,往更深层次的研究就是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现代化。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崔鸿教授应《中学生物学》杂志社和橘园洲书院邀请,开展了以“信息化环境下的生物学教学”为主题的公益直播讲座,在线及回放观看人数达4600多人,反响热烈。
一、追本溯源,理清发展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
崔老师先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切入,讲解了从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再到从计算到数据处理的时代(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成为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理清了信息技术的宏观发展趋势,再对“教育信息化”的概念进行了从“宏观”到“微观”的辨析,从而使大家了解到教育信息化教育改革的重大促进作用。另外,崔老师还对部分教育信息化平台进行了展示,例如中学教师经常用到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和“教研网”等,并展示了“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极大地引起了老师们的兴趣,观看的老师表示非常羡慕并希望能够接触和使用到这样优秀的教学资源。
二、紧跟时代,促进变革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教育改革。崔老师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变革”展开对信息化环境的介绍。从国外发展:美国1993“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讲到美国2016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Plan,NETP)——《为未来而准备的学习——重塑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再到国内发展:从2011年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到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详细剖析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四个阶段,并将传统教学环境和信息化教学环境进行了对比,解释了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教学环境虚拟化等特点。最后,举了许多个关于“互联网+教育”和“创客教育”的例子,听课的教师表示以后在教学中也将会尝试这样新颖的教学方式。
三、理论结合实践,评价促进教学
崔老师从国内《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展开,延伸到国外SAMR理论模型,并展开实践演示。首先,对教学准备中可以用到的资源进行了分类和介绍;其次,对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到的平台和资源进行了演示和操作;最后,演示了使用评价工具实时监督课堂和学生课后学习情况,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崔老师强调: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