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研生科讯(通讯员 李昱)1月9日上午9:00,我院在站博士后汪兵在5232会议室作了题为“基于蛋白质组动态变化探究发菜复苏机制”的学术研究报告暨出站答辩会。中国科学研究院微生物所黄力教授、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平仿教授、我院邱保胜院长、谢波副院长、万翠红副院长、李学宝教授、黄双全教授、许文亮教授到场考核,我院十余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学术研究报告会暨出站答辩会。
会议开始,万翠红教授为大家介绍了汪兵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就等,他在博士后在站的三年里主要从事生物质谱方法开发与蛋白质组学相关研究两个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发表相关文章四篇。
随后,汪兵博士后开始作出站答辩。他首先介绍了陆生蓝藻发菜的研究概况以及对发菜复苏的机理研究,接着讲述基于iTRAQ定量技术研究发菜蛋白质组响应复水过程的动态变化,随后介绍对发菜胞外蛋白以及附生菌的研究,最后讲述发菜蛋白质基因组以及磷酸化修饰鉴定。他指出:发莱(Nostoc flagelliforme)是一种生长在干旱以及半干旱荒漠地区的陆生固氮蓝藻,具有很强的抗逆性,是当地重要的固碳、固氮资源,对改良荒漠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发莱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基于质谱定量技术探究了发菜复苏期间蛋白质表达的动态变化,同时考察了胞外蛋白,附生菌以及磷酸化修饰对发莱复苏机制的影响。小开放阅读框编码肽(SEPs)的发现及其重要功能引起人们对传统观念或基因注释中非编码RNA是否真的不编码蛋白质的思考与讨论,希望通过de-novo测序以及top-down技术建立一套高通量发现SEPs的策略和技术方法,提高SEPs的鉴定数量以及准确性,并从SEP-蛋白互作角度筛选部分新鉴定的SEPs开展的功能研究,最终揭示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汇报结束后,在场考核组教师针对他的报告内容进行提问,他一一作出了严谨细致的解答,最终这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暨博士后出站答辩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完美落幕。
(编辑:徐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