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生科讯(通讯员 李袆昕 刘怡 图/周权 刘怡)11月17日下午,我院生态学科发展论坛于5301报告厅举行,多名校外专家教授、我院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论坛分三场,分别由河北大学校长康乐院士、河北大学教授万师强以及我院教授黄双全主讲。院长邱保胜主持论坛。
第一场由康乐院士带来“动物群聚行为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的主题报告。康乐简述了群聚现象在生物界的普遍性,点出了生物群聚的利好,抛出了“什么是生物群聚”的问题,并由主要研究的蝗虫为例对此做详细阐释。康乐指出,蝗虫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研究对象,分主色为黑的群居型和主色为绿的散居型,具有体色转变快速,可不经蜕皮而完成变色的特点。随后康乐引出群居型蝗虫体内多巴胺多于散居型蝗虫,故对多巴胺通道上基因做研究。针对多巴胺通道上一些编码基因,寻找到对它们调控的微小核糖核酸,再由多巴胺信号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传递,最终影响母本的卵,并由卵决定群聚类型。康乐最终总结道,对于蝗虫,群聚形成的基础是孵化的一致性、维持群聚则依赖多巴胺通道。报告中,康乐多次类比现实生活的事例,深入浅出地阐明原理,康乐还提出找到特定微小核糖核酸,可使用转基因技术来缓解蝗虫灾害。
第二场万师强教授报告了“全球变化驱动因子的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他以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等大气问题为引,切入到驱动因子研究的主题中,并通过详细数据展示了变量叠加后的效果。期间,他多次联系实际,结合自身经历,通过对比分析,阐述驱动因子的相关研究。
第三场黄双全教授则展示了“花粉包装及转移策略”的相关研究,他以杜鹃花为例,展示了动物在为花粉粘丝的传粉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并从“合作双赢”的角度,认识动物为植物传粉的关系。而后又说明了花粉如何实现雄性生殖最大化的各种类型。
(编辑:刘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