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武汉讯(记者李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教育部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等19家中央新闻单位组成的采访团,在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王旭明带领下到达湖北武汉市,于11月14日至11月16日进行为期3天的采访活动。
2007年11月14日下午:中央新闻采访团前往华中师范大学进行免费师范生教育工作的采访。采访团成员第一阶段在华中师大8215教室听课。
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王旭明正在华中师大听生物学院刘树楠副教授讲授植物学课程
华中师大生物学院刘树楠副教授正在讲授植物学课程
2007级生物专业学生正在认真听课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正在采访刚下课的同学听课感受
中央记者团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座谈会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做免费师范生的工作介绍
今年是国家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第一年,华中师范大学以 “进得来、学得好、下得去、用得上”为主线,认真做好免费师范生教育工作。今年我校免费师范专业报考火爆,如湖北省报考我校免费师范专业的考生就达4500余人,是招生计划的6倍以上;在全国各省市录取的平均分一般高出当地重点线40分以上,一半以上省市录取线在600分以上,招生取得“开门红”;开学之后,学校对145名有志从教并符合师范生条件的非师范专业学生,按照学校规定将其转入师范专业学习,享受师范生免费教育待遇,解决了“进得来”的问题,实现了国家提出的“吸引优秀青年报考师范”的目的。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师德教育为切入点,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师范生
良好的师德是教师诸多素质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占首要地位的素质。人格的完善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只有真正具备好的师德,才能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求学过程中的艰难险阻。
我们以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为契机,抓住三个关键环节,实施五项教育,切实培育学生良好的师德,为学生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1、抓住进校、学习、入职三个关键环节,使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
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引导师范生实现角色转换。我们高度重视抓好迎新环节,为学生进校报到提供温馨、温情、温暖的“一站式”服务,使过去需要3-4小时的报到工作缩短到20分钟以内;坚持招待所向贫困生家长实行打折优惠,将几百名实在住不起招待所的贫困生家长安置到体育馆休息,并为他们免费提供凉席、毛巾被等服务为学生家长提供免费住宿;畅通“绿色通道”,对免费师范生不收取任何费用,并保证学生一报到就领到400元生活费;组织知名专家学者为新生举办“名师风范”系列讲座,请优秀教师和师德先进教师给学生作报告,举行大学生支教团与免费师范生交流会;对新生进行院情院史、校史校情教育,编写了《入学要思想教育》、《桂苑导航》、《新生生活指南》等新生入学教育系列丛书;开展大学精神教育,由校长亲自为免费师范生做“传承华师精神,提高综合素质”的专题报告。通过入学教育,做到师德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倡导人品与学问的内在统一,人师与经师的内在统一,帮助新生顺利完成从高中生到师范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帮助他们树立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和教育家的远大理想。
建立长效机制,引导师范生加强自身德育。为了更好地加强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我校建立了双导师制、学长制、职业生涯全程服务制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立体教育制。所谓双导师制,就是既为免费师范生配备“校内导师”,同时也为他们配备“校外导师”。我校一开学即聘请了湖北地区15所知名中学的校长、书记为免费师范生的校外导师。 “学长制”是我校今年来普遍推行的一种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学校在大二、大三年级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生,给每个新生班级按寝室数配备学长,以寝室为单位进行对口帮扶。所谓职业生涯全程服务制,就是学校对免费师范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全程指导与服务,引导免费师范生明确的教师职业发展目标与理想,建立免费师范生成长档案,跟踪指导服务。所谓学校、家庭和社会立体化教育制度,就是学校积极建构了一个以学校为中心,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的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共同为免费师范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加强入职阶段教育,引导师范生坚定终身从教,做优秀教师的思想。所谓入职阶段教育是指师范生毕业前夕和服务农村期间的职业教育。我校正在考虑建立“中部地区教师教育创新与服务综合改革实验区”,集优质生源基地,实习基地,服务基地,培训基地为一体,为免费师范生两年的农村服务和正式入职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2、在思想教育的内容方面,我们实施“五项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
开展职业精神教育。及时开展了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温总理在北师大免费师范生座谈会上的谈话,使同学们认识到树立职业精神,终身教书育人的重要性的光荣感、责任感;组织学生观看励志影片,如《我的教师生涯》、《一个都不能少》、《冯志远》、《凤凰琴》,开展征文活动、重点中学校长寄语免费师范生活动,邀请全国劳模、扎根山区基础教育第一线的我校优秀校友陈振翠等中学特级教师为新生作报告,帮助免费师范生形成崇高的职业理想,坚定的职业信念,深厚的职业感情,坚定终身从教,做优良人民教师和教育家的信念。
开展诚信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宣讲诚信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在免费师范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公民基本道德建设纲要的学习活动,形成讲究诚信的舆论环境,树立诚信意识;举行“诚信承诺”宣誓和“诚信承诺签名”活动,让学生自觉养成诚信的品质,认真履行免费师范教育的协议,忠于教育事业;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用制度来规范免费师范生的诚信。
开展爱心教育。今年我校免费师范生王潇因感恩而给总里写信,总理因对广大师范生的关爱给他回信。我们抓住这一难得的事例,开展了学习温总理回信专题教育活动,教育学生一定要牢记总理的嘱托,努力学习,全面发展,立志成才。迎新的时候,学校号召孩子送父母一程;父母回家后,号召学生给父母打一个电话,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在教师节到来的时候,学校在免费师范生中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写一封感谢信,发一个电子贺卡,送一束鲜花,发一封倡议书,办一期专题简报,开一次主题班会。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教育免费师范生要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好好学习,将来也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走向社会,回报社会。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以资源整合与优化为重点,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引导与危机干预并重的新机制,组建了心理咨询师、学生政工干部和学生心理健康宣传员三支队伍,构建了医疗机构-职能部门-院系-班级四级预警机制,对学生自杀等极端行为进行及时预防和干预。学校做到了连续8年无一起学生自杀事件。
开展榜样教育。今天,在教师队伍中涌现了以冯志远、孟二冬、胡安梅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师德模范,一个个闪光的人物,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这些都是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最好的教科书。我校充分运用好这些师德资源,充分发挥好榜样的教育作用。使同学们将来能够以模范人物为榜样,“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二、以改革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不断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和水平
结合实际,我校将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机制,强化教育实践,在更广阔、更开放的空间中培养师生,努力造就优秀教师和教育家。主要的措施有:
一是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我校师范专业课程体系以“主修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模块”的模式设计。加大教育、心理及学科教育类课程建设力度。按照校级优质课的标准开发出100门以上教师教育类系列选修课,供师范专业学生在5-8学期内修读。
二是构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正在筹备建设“中部地区教师教育创新与服务综合改革实验区”,集中建设能够容纳我校各师范专业学生共同实习的综合性实习基地200个左右。学生可以通过实习、见习、实训等多元方式进入基地学习。
三是以最优质的师资培养师范生。邀请章开沅、邢福义等学术名师开展前沿讲座,发挥名师大家的核心作用;举办教育名家系列讲座,引导学生更快地进入教师教育专业领域;从各师范专业中选拔100名左右优秀教师,担任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导师,对师范生的学习进行系统指导;聘请100名左右校外教师担任实践导师。实践导师将负责跟踪接待、对口指导、考察评价免费师范生的专业实践和教学实践活动。
四是以职业能力达标测试为牵引,着力提高学生的教学基本技能。主要的措施有:成立“华中师范大学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下设“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室”、“教学设计能力训练室”、“发展心理测试方法训练室”、“教学资源制作工作室”、“教学综合能力训练室”等五个训练室,分别从若干方面对师范生进行教师基本技能的培养。在已实施的普通话测试基础上,组织校内专家和中学骨干教师制定教师用字、教育技能应用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班主任工作组织能力的训练和测试标准,并进行各单项的分级测试,规定师范生达到各单项的合格标准方可取得毕业证书。
五是以创新方法为着力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施本科生“素质教育拓展学分成绩单”制度,达到强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建设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满足师范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推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