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出真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大学三年就这样匆匆而过,很快到了大四,黄子萍进入了武汉华师一附中进行教育实习。刚刚实习的黄子萍对学生们来说只是一个年纪比他们稍微大一点的姐姐,她还没有完全从微格训练的片段式教学思维中跳脱出来,还没有完全适应老师的角色。
实习过程中,黄子萍上过最多的课就是习题课。第一次习题课她只用一张PPT包含了所有习题的答案,然后按照题目顺序,一个一个地讲解,碰到涉及图表的题目,她会在板书上画,但总是画一个擦一个,没有留下来板书给学生做笔记。
第一次习题课给黄子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改变了她以前对习题课的看法,之后的每次习题课她都会在上课前将所有题目分类,并且设计习题课的活动和板书,有一次正好讲到一道关于遗传的大题,她没有直接拿着题目就给学生讲,而是请学生来讲,由学生选一位出来给大家讲解,还风趣的将学生比作医生,请医生来对题目中的病人下诊断,同学们都很放松,也很开心。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历练让指导老师越来越满意她的习题课,就把后面的习题课都给她上,学生们都很开心,亲切的称她小黄老师。
苦尽后甘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015年12月4日,黄子萍代表我校参加浙江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参加比赛之前要进行训练,而当时她还在华师一进行教育实习。白天,她和别人一样在学校实习,晚上,如果没有晚自习,她就一个人坐着公交车赶回学校完全按照比赛的流程进行三个小时的教学训练,40分钟的教学设计、做课件,然后选10分钟的内容讲给教学论学姐听。一次又一次,不断循环重复,累得筋疲力尽,但是又无比的充实。她说:“与其说这个比赛是一次竞争,不如说这是一次长时间的磨练学习过程”。就在这样的磨练中,比赛的日子渐渐临近……
比赛前一天,黄子萍跟着指导老师来到了浙江师范大学熟悉整个流程。第二天,担负着学院和老师期望的她在凌晨3点半就醒来,简单整理了着装后,4点半进入候场室跟其他选手一起候场,12位选手到齐之后开始抽签确定比赛上场顺序,她抽到了7号,不早不晚,不尴不尬。比赛8点正式开始,吃过早饭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同时候场的其他选手中,有些选手一言不发;有些选手则给人的感觉很放松,跟旁边的选手聊着天。滴答、滴答,时间就这样慢慢的流淌……
终于,到她了,她抽到的题目是北师大版本生物教科书中关于ATP的内容,接着,她跟着工作人员去做课前准备。备课室中每一位备课的选手身后都站着两名工作人员,四周只有键盘的敲击声,听不到其他声音,每个人的呼吸都很小心翼翼。很快40分钟过去了,她再一次起身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核查信息、即兴演讲,很快就要讲课了,面对已经听过6位选手讲课后疲惫的评委和学生,她变化了自己的语音和语调,有点夸张但成功的调动起了学生的气氛,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她引导着学生一步一步成功设计出了实验方案,课上完了,她的比赛也结束了。
最后她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拿到了生物组的一等奖,给这次漫长的征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她体验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